中邮消金五周年考:业绩未稳、高管动荡、频陷纠纷
一路猛增但尚未稳固的业绩、五年三换的高管层、频频爆出的金融消费者纠纷,无不提醒着中邮消金,前路尚远,且须徐行。
业绩未稳
中邮消金成立于2015年11月19日,是消金牌照放开后的第二批“入局者”之一。
作为银行系消金公司,中邮消金由邮储银行持股70.50%,也正是因为这部分“邮储基因”,邮储银行APP也曾为该公司的贷款产品导流。中邮消金称,该公司目前注册用户数超4500万,累计放款突破2000亿元,贷款余额近330亿元,总资产超320亿元。
2019年,中邮消金全年实现净利润3.49亿元,较上年增长71.92%;实现营收37.25亿元,较上年增长78%。超过七成的增幅,乍一看是个十分亮眼的数据,但无论与自身相比,还是与行业相比,中邮消费金融的业绩都“尚未稳固”。
与自身相比,中邮消金的净利润增幅大幅放缓。2018年,中邮消金实现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99%;2019年,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至71.92%。
与同业相比,有不少消金公司的业绩增幅都超过了中邮消金。2019年,与中邮消金营收规模相当的兴业消金营收同比增长了105.68%,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01.37%;规模较小的长银五八消金、锦程消金、盛银消金等营收和净利润也都同比都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
对于业绩放缓,中邮消金曾表示,随着业务快速发展、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消费金融机构业绩基数不断扩大,在营收构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整体利润增速放缓是正常行业现象。
但有专家对新浪金融研究院指出,虽然近年来消金牌照不断扩容,银行也不断发力,但消费金融公司总体仍处于一条较好的赛道,对于单一消金公司的发展来说,市场完全够大。
高管动荡
五年时间对一家金融机构来讲显然不算久,但中邮消金已经历了数轮高管轮换,总经理先后为王蓉晖、余红永和王晓敏,且三人均有一定的邮储、邮政工作背景。
中邮消金的第一任总经理是王蓉晖,公开信息显示,她曾历任邮储银行消费金融部总经理、邮储银行广东分行副行长等职。在中邮消金任职近2年后,王蓉晖离任。
约半年后的2017年10月,中邮消金迎来了第二任总经理余红永。余永红曾先后任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副行长、总行法律与合规部总经理、西藏自治区分行行长等职务。不过,在2019年6月,余永红即告辞任。
余红永辞任后,中邮消金由董事长林茂新主持相关工作,该公司总经理职位空缺近一年之久。直到今年5月,新任总经理王晓敏的任职资格获批。
从履历来看,王晓敏也是中邮消金的“老人”了。其2015年加入中邮消费金融,时任IT运营部总经理;2019年8月接任副总经理,分管市场协同部与科技发展部。中邮消费金融曾对媒体表示,未来将在王晓敏的领导下继续向IT 3.0时代迈进。
值得注意的是,与总经理频频轮换相伴相生的,是中邮消金不断爆出的各类负面消息。除曾有数起案件被法院裁定逾期滞纳金年化利率较高之外,其在各类消费者投诉平台上的投诉一直未曾停息,甚至还因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或未备案业务活动被广东银监局罚款80万元。
频陷纠纷
事实上,中邮消金一直未能摆脱其投诉不断的状况。截止目前,中邮消金在黑猫平台上的投诉量已经高达2440条,其中包含多条暴力催收、罚息高的相关投诉。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不少用户称中邮消金的贷款平台存在漏洞。经新浪金融研究院了解,这类投诉,与年内爆发式出现的“中邮钱包注销网贷账号”骗局有关。
今年下半年,多名网友称收到中邮钱包注销网贷账号的电话,自称为客服的人员掌握了用户姓名、手机号和曾就读大学名称等信息,引导用户在中邮钱包上进行操作,并诈骗用户通过中邮消金获取的贷款。
应该是留意到了相关骗局,9月中邮消金于官方微博上提示称,消费者“要第一时间亲自去相关平台核实”,然而这样的提示似乎没有什么大作用。新浪金融研究院注意到,仍有微博用户频频反馈其陷入相关诈骗。
一名黑猫投诉用户称,自己是在校生,没有收入,被骗下载中银消金的APP,“不到几分钟就贷出36000和22000的额度转到我银行卡再转给pz(骗子)”。
11月11日中邮消金再次发布提示微博,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在这条微博下方,多名微博用户留言对中邮消金的“秒下款”进行指责。一名微博用户留言道:“频繁出现被诈骗,且金额都是以万为单位,为什么仍然不在贷款入口进行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信息显示,中邮消金今年开庭公告和裁判文书数量爆发式增长,其中开庭公告由2019年的548份猛增至10408份,数量翻了18倍之多。从总数看,中邮消金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数量达到了8097份,占比73.40%。
五年发展,对中邮消金固然是可喜可贺,然而持牌消金如何良性发展,显然是中邮消金应当深入思索的问题。█
▼往期相关阅读▼
继续压降!全国性中小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较峰值减少2.26万亿
结构性存款规模继续大幅压降!
央行在新浪财经开设专栏!易纲行长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
人民银行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新浪网开设“央行研究”专栏,围绕社会各界关注的政策热点问题,定期发布人民银行系统最新研究成果。
—END—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